您的位置:智慧渔业 / 智慧海洋 / 海洋动态 / 正文

252万尾大黄鱼畅游三都澳 改善水域生态环境

2024-06-28       来源: 东南网

字号:
[大]
[中]
[小]

[打印]

  6月20日,为进一步恢复鱼类资源种群,改善水域生态环境、保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,宁德市蕉城区海洋与渔业局在蕉城区三都澳海域开展增殖放流活动,增殖放流大黄鱼苗252万尾,平均全长5.6cm,进一步促进大黄鱼资源的恢复和保护。
  当天上午,在三都澳官井洋大黄鱼种质资源保护区(鸡公山海域),由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的验收组早早在现场开始点验大黄鱼苗。验收技术专家组对此次增殖放流对象的品种、数量、规格、质量等方面进行现场验收,现场监督组对增殖放流活动进行全程监督。
  据了解,三都澳官井洋是我国唯一的内湾性大黄鱼产卵场,也是我国最后一处消失的大黄鱼产卵场。以前,因过度捕捞,大黄鱼资源一度濒临枯竭,为此,宁德市水产科技人员利用官井洋大黄鱼产卵场种源条件,克服重重困难,攻克大黄鱼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难题,成功实现产业化,并逐步发展成宁德市渔业支柱产业。

  “三都澳海域是大黄鱼产卵洄游场,现阶段是大黄鱼生长的黄金季节,为此,我们通过在三都澳海域增殖放流大黄鱼,起到养护水生生物资源、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作用。”蕉城区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,是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重要内容,也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举措。

相关附件:
Baidu
map